光明文学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地老天荒的天到底有多荒(第2页)

举凡汉语文化圈的人,一说起“地老天荒”

这个成语,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一幅甚至类似于史前时代那样遥远荒凉的画面。

“地”

和“天”

本是空间概念,配上“老”

和“荒”

之后居然变成了时间概念,极言历时之久远。

“老”

本用于人,七十曰老,转而用之于地和天,形容衰老,比如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

的诗句。

因此,天地若老必须有情,或天地本身有情,或观照天地的人有情,正如汤显祖戏曲《紫箫记》中的名句:“合影连心,昆明池馆。

织女临河,仙郎对岸。

地老天荒,海枯石烂。

永劫同灰,无忘旦旦。”

男女同誓,其情可知。

“老”

义既明,那么,“天荒”

的“荒”

到底有多“荒”

呢?《说文解字》:“荒,芜也。

一曰草淹地也。”

这是“荒”

的本义,又可以引申为“远”

,而且远的距离有非常具体的所指。

据《尚书·禹贡》记载,上古时期,以王畿为中心,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共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

,“服”

乃服事天子之意。

据此则荒服为二千五百里之外。

古时交通不便,如此遥远的距离,在古人的心目中已经远在天边之外,贾谊《过秦论》称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荒服本已极远,而竟至于“八荒”

,可见野心之大。

因此古人将“荒”

配以天,称作“天荒”

,极言远在天外。

王充在《论衡·恢国篇》中说:“匈奴时扰,正朔不及,天荒之地,王功不加兵,今皆内附,贡献牛马。”

匈奴相比汉朝当然极远,故称“天荒之地”

“天荒”

甚至还比附于人事。

五代王定保所著《唐摭言》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荆南解比,号‘天荒’。

大中四年,刘蜕舍人以是府解及第,时崔魏公作镇,以破天荒钱七十万资蜕。

蜕谢书略曰:‘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

刘蜕是荆南人(今湖南长沙一带),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荆南地区五十多年来从无一人中举,时人号为“天荒”

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刘蜕终于考中进士,荆南节度使崔铉特地奖励他七十万贯钱。

刘蜕写信致谢,说:“五十年来只因荆南人不争气才没有中进士,况且荆南离长安也只有一千里的路程,怎能称为‘天荒’?”

这就是“地老天荒”

的来历,同理也可以写作“天老地荒”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热门小说推荐
蛇宠

蛇宠

十八年前,村子里的人为了钱拆了雕刻巨蛇的画楼牌坊,烧掉了下面的棺材。后来村子里发生了蛇灾,爷爷将刚出生的我扔进了焚蛇坑得以让整个村子避祸。我十八岁那年夏天被村支书骗了回来。因为村里又发生了蛇灾。村支书说将我在扔进焚蛇坑一次解决蛇灾。...

护国战婿

护国战婿

大婚之夜,他被家族逼着前往战场,留下她一人独守空房。三年血战,荣归故里,却被下药成了傻子,幸好被她所救。家族欺压,世人嘲笑这一夜,他醒了!...

盛总,夫人才是当年的白月光

盛总,夫人才是当年的白月光

四年前,温心羽结束了对盛引舟长达十五年的爱恋,被冒牌货陷害死于一场大火中。四年后,温心羽浴血而归。她是传媒公司的副总裁,还是国际知名的新人导演。在各个圈子混得风生水起,在各行大佬的呵护下,手撕白莲,复仇虐渣,目中无人。当有人提及当年的那段感情,她直言人总有瞎掉的时候,那时候的温心羽就是。而当年她眼瞎爱上的盛引舟急了,尤其是在漫漫追妻的道路上,一路杀出了无数的程咬金!某日,在一个晚宴结束的夜晚,有媒体拍到,温心羽被抵在墙上,盛引舟红眼问为什么人人都可以,就我不行?她说因为,我现在不是瞎子了!...

天龙魔医

天龙魔医

六年前,叶家被四大家族屠杀,叶景天神秘消失。世上却多了两个传说。一是天龙刀,刀斩邪恶,见之必死!二是帝王针,生死人肉白骨,想死都难!而他便是这两个传说的缔造者!六年后,王者归来,却发现当年救下自己的绝色女人竟变成瘫痪丑女,还帮他生了一对龙凤胎。迟到六年的爱,对四大家族的恨和怒,他要一一偿还!...

灭渣男!嫁纨绔!重生将女虐遍全京城

灭渣男!嫁纨绔!重生将女虐遍全京城

萧景宴,你知道爱错人的滋味吗?太痛了!前世,沈安宁是将门医女,一手医术冠绝天下,兵法谋略样样皆精。为辅助所爱之人上位,朝堂上,她筹谋布局,机关算尽,战场上,她身披铠甲,剑杀四方。她倾尽所有,可最后换来的,却是沈家满门惨死。一朝重生,倾世毒妃卷土重来。撕渣男虐白莲诛奸佞护国门,她报仇雪恨,悬壶济世,云游天下,征战四方,她把自己活成了光。但这一世,她绝口不提爱。偏有那么一个男人,狷狂邪魅,惊艳才绝,以强势之姿,闯进她的生命里。他说安宁,你可以纵情恣意的做自己。他说你不爱没关系,有我爱着你就够了,我会伴你左右,护你周全。他说这一世,你不会爱错,而我,再也不想错过。...

八十年代玉珍嫂

八十年代玉珍嫂

1979年,时年30岁的金玉珍携手知青柳发清一家率先承包了生产队油坊,生活刚有起色却因一场大火烧光油坊而负债累累,金玉珍靠种地贩菜种烟叶还账,柳发清铤而走险偷盗大队柴油入狱。然而,生活稍稳定又遇上超生巨额罚款,金玉珍再次负债。在老支书和铸造农具的工人们帮助下,金玉珍借钱购置最先进打米机,告别了原来大集体时含砂含糠粉的大米时代,并大胆收购国家粮站粮仓。...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